豬肉在中國國內肉類產量和消費量占比均超過百分之六十。2017年中國生豬飼養產值接近1.3萬億,占國內畜禽(豬牛羊禽)飼養總產值比重約56.6%。下面進行生豬養殖行業政策分析。
生豬養殖行業分析表示,我國生豬養殖業經歷了憑票消費、供給緊缺→自由購銷、供給緊缺→供給緩解→供給充足→估計過剩的過程,產業發展由小規模→中小規模→中大規模化和一體化轉變。豬肉產量復合增長率經歷了由十九世紀80-90年代的7.0%,到二十一世紀的1.7%。增長速度大幅減緩。
針對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伴隨出現的環境污染、低效率、價格大幅波動、瘦肉精、疫病等問題,一方面政府通過法治和行政方式干預,加快生豬養殖產業走上綠色、高效和信息化通道,一方面行業自身也在不斷修復向好的方向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涌現出一批生豬養殖一體化企業,像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雙匯發展等,通過縱向擴張和橫向整合走全產業鏈一體化道路,在面對市場風險時,占據一定的優勢。
短期來看,養豬行業發展前景不樂觀。首先,國家對養豬行業的環保要求不斷提高,先后出臺了《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技術指南》等政策,明確規定了畜禽的禁養區范圍、畜禽排泄物的處理標準,要求在全國范圍內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
長期以來,我國養豬行業以散養為主,規模化程度較低。但近年來隨著外出打工等機會成本的增加以及環保監管等因素的影響,散養戶退出明顯,國內生豬養殖規模化的程度正在明顯提升。在養豬行業規模化轉型期間,短期內市場規模將進一步縮小。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膳食結構逐步改變,豬肉消費量可能面臨下滑,牛、羊、禽肉等隨之增長。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消費者對食品包括肉類及肉制品的消費更加關注產品的質量、口味、營養等,對豬肉消費將傾向于高端品牌。以上便是生豬養殖行業政策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