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油管道系統,即用于運送石油及石油產品的管道系統,主要由輸油管線、輸油站及其他輔助相關設備組成,是石油儲運行業的主要設備之一,也是原油和石油產品最主要的輸送設備,與同屬于陸上運輸方式的鐵路和公路輸油相比,管道輸油具有運量大、密閉性好、成本低和安全系數高等特點。以下對輸油管道行業統計數據分析。
天然氣管道輸送在能源行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未來10年我國油氣長輸管道將迎來新的建設高峰期。面對新形勢、新挑戰,當下及未來要圍繞“建立油氣長輸管道本質安全運行的長效機制、積極有序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化管道和管網、發揮一體化優勢提高成品油管道輸量和效益”等問題,破解矛盾,應對挑戰,實現穩健發展。
權威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油氣管道里程僅為12萬公里,占世界總量不足3%。未來行業發展的空間仍然巨大。專家預計,到“十三五”末,僅中國長輸油氣管道的總里程將超過16萬公里,油氣管網制造有望迎來產業爆發。
2017-2022年中國輸油管道制品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隨著204國道穿越點最后一處焊接完成,備受矚目的青島港董家口港-濰坊-魯中、魯北輸油管道一期工程,經過9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勝利實現全線貫通。據悉,管道投產后,按照年均輸送原油3000萬至4500萬噸的能力計算,每年可為山東煉化企業降低三分之二的原油運輸成本,節省近30億元。
據介紹,山東省聚集著超過40家地煉和石化產業,產能已占全國地煉企業總產能的70%以上。2015年以來,隨著國家“雙權”放開,國際油價低位運行,進口原油需求劇增,以山東地煉企業為代表的獨立煉油商異軍突起,一度呈現出油輪排隊進港的場面。巨量增長的進口原油背后,90%需要依賴公路汽運輸。在全省,每天有3萬輛油罐車穿梭于港口和煉廠之間,同時也帶來了巨大安全隱患、廢氣污染等問題。同時,地煉和石化企業的物流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以更加安全、環保、經濟的管道方式輸送大批進口原油,已經成為全社會和煉化企業共同的迫切需求。為此,山東省將董濰長輸管道工程建設列入全省油氣輸送設施規劃建設方案(2016~2020年)。
記者獲悉,該輸油管道一期工程起始于青島港董家口港區海業摩科瑞油品罐區,終于濰坊市濱海新區濱海末站,途經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膠州市、高密市、昌邑市、濰坊峽山區、寒亭區、濱海區、壽光市,共涉及8個區市,25個鄉鎮,238個村莊,全長236公里,同溝雙管敷設,管徑D711毫米,設計壓力8.0MPa,全線設3座站場和8座線路截斷閥室,配套100萬立方中轉庫,設計輸量3000萬噸,總投資約30億元,穿越鐵路6次,高速公路7次,國省道21次,縣鄉道119次,大中型河流32次,其他油氣管道、國防光纜83次。
管道投產后,按照年均輸送原油3000萬至4500萬噸的能力計算,日均可減少約4000輛油罐車的運營,大大減少了車輛尾氣排放和污染,保護了環境。更重要的是,該管道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據測算,管道投產后,每年可為山東煉化企業降低三分之二的原油運輸成本,節省近30億元,極大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對山東石化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起到了有力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