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國生物醫用材料市場規模約670億元,發展到2016年增長至1,730億元左右,增長了158.21%;近幾年增速呈加快趨勢,目前年增長已達20%左右,保守估計至2019年,我國生物醫用材料市場規模可達4,000億元左右。以下對生物醫用材料發展現狀分析。
據統計,生物醫用材料在2000-2010年全球市場復合增長率(CAGR)高達22%以上,2010年全球市場達US20億元,預計2009-2020年市場CAGR可保持15%左右,2015年世界市場可達US50余億元,2020年達US40余億元,與此同時帶動相關產業(不含醫療)新增產值約3倍,2015年和2020年直接和間接銷售總額分別可達4×US50億元≈US200余億元,和US560余億元。
數據顯示,2008~2010年,我國生物醫用材料的復合增長率高達30%,遠高于國際市場的22%,2010年市場銷售額近100億美元。奚廷斐稱,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以及中、青年創傷數量的增加,生物醫用材料的市場需求量還將會大幅上升。
2016年,中國生物醫用材料市場規模約為1730億元,根據中經視野預計,2017年中國生物醫用材料市場規模將達到1,954億元,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5.21%,2021年中國生物醫用材料市場規模將達到3,443億元。其中,生物再生材料作為最具有潛力的發展領域,預計未來應該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
目前,國內外生物材料的研究方向是以動物組織為原料的生物再生材料,該類材料主要取自豬、牛等天然動物組織,在保留動物組織結構的前提下,通過組織工程技術,植入人體后能被人體接受,不產生免疫排異反應;
同時,該類材料具有與人體組織或器官相似的成分和結構,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和誘導性,能在植入原位粘附、征集機體自我修復機制釋放的生長因子及種子細胞,誘導其定向分化為相關細胞,再分裂、遷移和增殖,誘導組織再生;
此外,該類材料還具有良好的力學順應性及降解順應性,植入后能首先替代缺損組織或器官,再逐步誘導再生出新組織或器官,最終實現組織再生和創傷修復。
根據《十三五醫療器械戰略初探》的報告表述,國家在“十三五”期間將重點支持發展的醫療器械產業領域包括:數字化診療設備、高端醫學影像產品和生物醫學材料。我們預計,醫療器械“十三五”規劃將重點支持生物醫學材料領域,政策的扶持將推動國內醫用生物材料企業迅速發展壯大。
可以預料,在未來20~30 年內,生物醫用材料和植入器械科學和產業將發生革命性變化:一個為再生醫學提供可誘導組織或器官再生或重建的生物醫用材料和植入器械新產業將成為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的主體;表面改性的常規材料和植入器械作為其重要的補充。保守估計,2030 年左右兩者可能導致世界高技術生物材料市場增長至0.8萬余億美元,與此相應,帶動相關產業新增間接經濟效益可達3 萬余億美元。
此外經過 30 多年的發展,生物活性在生物醫用材料領域已建立了牢固的基礎,如 β-磷酸三鈣可吸收生物陶瓷,在體內可被降解吸收并為新生組織代替,具有誘導特殊生物反應的作用。生物活性材料具有的這些特殊的生物學性質,有利于人體組織的修復,因而成為生物醫用材料領域研究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目前生物醫用材料在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已初步形成以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創新中心、省部級工程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為核心的生物醫用材料科技創新體系,研發工作開始集中于學科和產業發展的方向和前沿。以上對生物醫用材料發展現狀分析。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k/swyycl/37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