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后我國取代韓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造船制造國。截止2018年我國完工出口船達到了3164萬載重噸,接出口船訂單3205萬載重噸,預計今年新接船舶訂單量累計增速將大幅上漲,以下是造船業行業投資分析。
造船行業是全球性競爭的行業,20世紀50年代,世界造船中心開始從西歐向東亞轉移,近年來中日韓三國新船訂單量占全球比例一直穩定在 90%以上的高位。東亞三國中,首先是日本通過10年的發展,成為了世界第一造船大國,而后韓國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追趕日本,在21世紀初超過日本。進入21世紀后,中國造船行業迅速發展,近年來新船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基本保持第一。
2017年,我國新接船舶訂單量累計同比增速為25.19%,增速環比上升108.14個百分點。造船業行業分析指出,造船完工量累計增速大幅下降。造船完工量累計同比增速為3.65%,增速環比下降13.47個百分點。民用鋼制船舶產量累計增速大幅下降。
1-9月份,民用鋼制船舶產量累計同比增速為1.08%,增速環比下降11.44個百分點。手持船舶訂單量累計增速大幅下降。2017年1-9月份,手持船舶訂單量累計同比下降0.10%,增速環比下降11.20個百分點。造船業行業投資分析預計,9月份新接船舶訂單量累計增速大幅回升,10月造船完工量和民用鋼制船舶產量增速走勢偏強。
2018年,我國完工出口船達到了316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3.6%;承接出口船訂單320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3.9%;12月底,手持出口船訂單795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1%。1~11月,我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1407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900.4億元,同比下降8.2%。其中,船舶制造業2791.9億元,同比下降5.9%;船舶配套業845.3億元,同比下降6.1%;船舶修理業206.9億元,同比下降26.2%;海洋工程專用設備制造業416.9億元,同比下降12%。
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1.8億元,同比下降15.9%。其中,船舶制造業75億元,同比下降35.4%;船舶配套業45.3億元,同比下降10.3%;船舶修理業6.9億元,同比增長38%;海洋工程專用設備制造業7.7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我國造船業基木形成了以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和地方船J一三分天卜的行業格局。造船業行業投資分析概括,中船集團下的造船企業主要分布在上海、廣州等地區,造船行業分析其大型船舶制造能力主要集中在上海的滬東中華、江南造船、外高橋造船和廣州的廣船國際公司。中船重工擁有的造船企業分布在環渤海地區和長江中上游地區,其大型船舶制造能力主要集巾在大連船舶重工和渤海造船重工公司。
目前,我國船舶已出口到包括德國、英國、香港、挪威等在內的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歐盟、東盟和香港為主要出地。從出口船型來看。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液化天然進訓、是構成我國船舶出口的主要類型。隨若我國造船工業對海外市場的不斷開拓及出口總額的增大,造船工業出口支柱產業的地位日益突出。
總的來說,我國造船業產能過剩其實是結構性過剩的問題。我國船企建造的船型多以油輪、散裝船等低附加值船型為主,大型集裝箱船、液化天然氣船及海洋工程裝備等高附加值船舶建造能力不足,預計轉型已經成為很多造船廠不得不選擇的道路。以上便是造船業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k/zaochuan/4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