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2014年廣東省進口煤及褐煤(簡稱煤,下同)4498萬噸,比2013年(下同)減少24.4%;價值181.1億元人民幣,減少30.7%;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402.8元,下跌8.3%。基本全部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
2014年全年廣東省煤進口的主要特點
(一)12月份進口量同比量減價跌,環比量增價跌。12月份,廣東省進口煤394.9萬噸,同比減少34.2%,環比增加21.3%;進口均價為每噸364.6元,同比下跌10.2%,環比下跌6.8%。
(二)東盟為主要進口來源地。2014年廣東省自東盟進口煤3368萬噸,減少23.7%,占同期廣東省煤進口總量的(下同)74.9%,其中88.9%自印度尼西亞進口。同期,自澳大利亞進口894萬噸,減少17.2%,占19.9%。
(三)民營企業進口量大幅減少,國有企業進口量小幅增加。2014年廣東省民營企業進口煤2439萬噸,減少37.4%,占54.2%;國有企業進口1692萬噸,增加0.5%,占37.6%;外商投資企業進口367萬噸,減少1.5%,占8.2%。
(四)各類煤炭進口量價均下降,無煙煤進口量以及煉焦煤進口均價下降幅度最大。2014年廣東省進口褐煤1943萬噸,減少6.6%,占43.2%,進口均價每噸320.7元,下跌1.5%;進口其他煙煤1789萬噸,減少26.1%,占39.8%,進口均價每噸471.1元,下跌8.6%;進口無煙煤283萬噸,減少48.2%,占6.3%,進口均價每噸407.1元,下跌5.1%;進口煉焦煤122萬噸,減少5.2%,占2.7%,進口均價每噸724.4元,下跌14.1%。
2014年廣東省進口煤量減價跌的主要原因
(一)能源結構調整降緩煤炭需求增速。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鼓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全國煤炭消費增速由10年前 10%左右的高速度開始放緩。取而代之的是清潔能源消費比重的提高,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預計從2013的9.8%提升至11.1%,而煤炭比重則從66%下降至64.2%。煤炭需求增速放緩,抑制了煤炭進口。
(二)政策層面限制進口煤。2014年8月底,發改委要求2014年煤炭進口量減少5000萬噸,對進口煤數量進行限制;10月份,我國取消無煙煤、煉焦煤、煉焦煤以外的其他煙煤、其他煤、煤球等五種燃料的零進口暫定稅率,分別恢復實施3%、3%、6%、5%、5%的最惠國稅率。據中宇資訊測算,此次關稅上調,進口動力煤每噸成本增加20-27元,煉焦煤每噸成本增加20元左右,加大了煤炭進口成本,對企業進口煤的積極性造成一定影響。
(三)國內高庫存、低消耗壓低煤炭價格。一方面,截至2014年12月8日,秦皇島港、國投曹妃甸港和國投京唐港三港煤炭庫存合計達到1680萬噸,處于歷史高位;另一方面,雖然受冬季取暖用電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2014年11月以來電廠日耗煤量出現明顯回升,但仍顯著低于上年同期,11月全國重點電廠日均耗煤量333萬噸,同比減少51萬噸;12月以來,浙電等六大發電集團華東和東南沿海區域電廠日耗煤炭總量一直穩定在60萬—62萬噸,同比降幅均超過10%。面對港口較高的煤炭庫存、相對較低的電煤消耗量,煤炭進口需求得不到支撐,供給過剩,需求不足,壓低煤炭價格。
當前進口煤炭需關注的主要問題及相關建議
(一)煤炭發電市場被擠壓,煤企轉型發展迫在眉睫。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1-10月,我國火電發電裝機容量為8.9億千瓦,增速為5.3%,低于同期水電的9.4%、核電的21.7%、風電的23.8%。水力、風力和核電站逐漸發展起來之后,必將導致用煤需求的進一步降低。根據2014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隨著能源結構的加快優化,煤炭行業一方面是需求減少,市場空間被不斷擠壓,另一方面是企業的盈利水平不斷下降,外部環境與企業的自身要求都迫使我國煤炭行業加快轉型發展。
(二)煤價下滑對行業沖擊不容忽視。2014年,煤炭價格整體延續2012年以來的持續下行走勢,12月24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為525,同比下降16.8%,隨著煤價持續下滑,煤炭行業虧損范圍逐步擴大。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2014年前11個月,全國有8個省份煤炭產業整體虧損,企業虧損面在70%以上。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30家煤炭類上市公司中有23家煤企凈利潤出現同比下滑,占比高達76.7%。煤價的持續下滑,進一步擠壓國內煤企的利潤空間,對煤炭市場的沖擊不容忽視。
本文來源:海關信息網
本文地址://www.kcice.cn/stat/40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