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方便了我們的購物和生活,相信大多數人網購都是擔心假貨問題,近日有數據顯示了網購的正品率數據,下面來看下具體信息。
昨天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顯示,近年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網絡消費成為消費侵權案件多發領域。據國家工商總局抽查,2014年的網購正品率只有58.7%。報告直言“法律規定的一些內容還沒有真正‘落地’”,并就法律的實施貫徹問題提出了建議。
遠程購物投訴網購占92.3%
報告指出,網絡零售交易額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長,2014年達到2.8萬億元。據商務部反映,互聯網領域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犯罪行為突出,已經成為侵權假冒的重點環節。一是質量不合格和假冒現象比較嚴重。據國家工商總局抽查,2014年的網購正品率只有58.7%。二是投訴和案件增長迅速。2014年全國工商部門共受理網絡購物投訴7.78萬件,同比增長356.6%;在消協組織受理的20135件遠程購物投訴中,網絡購物占到了92.3%。
報告建議,加快電子商務的立法進程,完善電子商務監管體制,明確經營者、消費者的權利義務,規范落實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的主體責任。此外,進一步協調和理順消費維權機制。更多最新電子商務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近10萬預付卡企業僅351家備案
實施情況報告顯示,一些新的消費領域缺乏有效規制,預付卡消費領域問題突出。
報告指出,據統計,2014年國內多用途和單用途預付卡銷售規模為9068.8億元,有關部門估算,一半以上的份額已經人民銀行批準或商務部備案,但仍有大量發卡行為未納入監管。據上海市工商局估計,全市發卡主體近10萬家,而在上海市商務委備案的企業只有351家。
報告說,預付卡消費是由消費者一次性支付費用,經營者分次提供商品或服務的消費模式,存在一定風險。一是發行預付卡的企業量大面廣,涉及資金較大,個別商家利用其變相融資、集資甚至詐騙;二是約定不明導致服務縮水。上海市12315平臺2014年預付卡消費投訴占到了全年投訴量的一半,主要集中在美容美發、健身、教育培訓等行業。浙江去年以來的預付卡消費糾紛已達6000多件,多數難以處理。地方還反映,一些商家“關門跑路”,導致爆發群體性事件。
服務投訴教育裝修等領域集中
報告同時顯示,服務領域投訴增長較快。2014年全國工商部門受理的服務領域投訴已經占到了總量的40%,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如文化娛樂服務、中介服務投訴的增幅分別為58%和51%。一些地方反映,當地消費投訴的商品和服務占比,已經從10年前的7∶3變為現在的3∶7,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訓、家庭裝修、汽車維修、餐飲旅游等方面。虛假廣告、明碼標價、格式合同、價格欺詐等導致的消費投訴時有發生。
“消保法雖然明確將金融服務納入調整范圍,但相關法律中缺少金融消費者權利和義務的銜接性規定,對是否屬于欺詐、是否適用懲罰性賠償存在爭議。”報告說。
本文來源:中國經濟網
本文地址://www.kcice.cn/stat/46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