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3-2018中國中成藥行業市場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處方藥市場規模超過9900億元,占醫藥市場總規模的85%。而中成藥作為處方藥中最大的類別,在2016年將會有怎樣的走勢呢?
隨著基層醫療體系建設和分級診療的推進,社區衛生中心成為處方藥增速最高的渠道,其中60%的份額及增長都來自中成藥和心血管用藥,各大主要品類的增速均高于醫院渠道。按廠家類型來看,本土產品貢獻了社區衛生中心約七成的份額,并且該份額仍在上升。本土產品在多數品類均占主導地位,而跨國產品銷售貢獻最高的品類是血液和造血器官類(70%),其次為感覺器官類(60%)。
在公立醫院改革和分級診療的推動下,慢病藥物的銷售更多地轉向社區衛生中心,比如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這些流出的處方主要被本土品牌取代,但本土和跨國品牌在不同治療領域的地位也有差異。
在一線城市,社區衛生中心的高血壓用藥中僅有三成是跨國企業產品,而在醫院卻有七成是跨國產品。但是糖尿病用藥則仍然被跨國企業主導,無論在社區還是醫院,跨國產品的比重均超過一半以上。
盡管零售藥店承接了部分醫院轉移而來的藥品銷售,卻也始終面臨處方來源和品種的限制,2015年銷售增長有所減慢。社區衛生中心具備零差率帶來的價格優勢,也與零售藥店形成了直接競爭。2015年零售藥店處方藥銷售額1020億元,同比增長6.7%。零售處方藥中,中成藥、抗感染和心血管系統用藥占據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盡管中成藥是增長貢獻最大的品類,西藥的銷售比重卻在不斷升高,尤其是在1-3線城市中最為明顯。處方外流對零售藥店處方藥銷售有很強的推動作用,因此醫生處方行為的變化也會間接影響藥店中成藥處方藥的銷售。
從2015年至今,醫院渠道讓中成藥處方藥受到最大影響的莫過于對輔助用藥目錄的監控。
過去多年,一大批中成藥產品長期盤踞中國醫院市場前十強,銷售額頗大。但去年開始,內蒙古、云南、安徽、河北、江西、四川、湖北、山西、遼寧等省市相繼出臺輔助用藥目錄。針對一大批臨床用藥不規范,尤其價格高、用量大、輔助性治療藥品的不合理用藥行為,加強管理,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其中,在中國處方藥銷售排名前二十的丹紅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等悉數被納入輔助用藥重點監控范圍,而更多未進入前十強的諸多中成藥產品,也受到了重點監控,列入了輔助用藥目錄。從具體的數據來看,血栓通依然排在第二,2015年銷售額為38.66億元,山東丹紅排在第四,銷售額為34億元,比2014年上升了一位,長白山的康艾排在第十二位,銷售額為25億元,排名并未變化。
輔助用藥相繼出臺是2015年年底的事情,所以從營收的角度而言,2015年整年對其影響還并不是很突出。在很多行業人士看來,輔助用藥目錄對中成藥的影響巨大毋庸置疑,但是會逐漸顯現,執行至少半年以上,方可看出效果,因此,2016年的趨勢是,被列入輔助用藥目錄的產品會下滑比較明顯,其中中藥處方藥更是眾矢之的。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各地醫保費用面臨穿底,壓力頗大,對于控費招數甚多,主要打擊對象就是中藥處方藥。正如一些專家所言,“醫院完全可以不用中成藥”,現在醫保還在“保”,一旦到了“保不住”的地步,中成藥必然會成為砍掉的主要領域。此外,現在正是新版醫保目錄調整之際,輔助用藥成為考慮的對象,據E藥經理人得到的消息顯示,雖然新版目錄調整并不會按照“輔助用藥”為切口進行剔除藥品,但在考量上是按照輔助用藥的路線走。
因此,從2016年,以及接下來的日子里,中成藥處方藥市場將會進一步萎縮,2015年雖然還可以增長4%,但未來或許會出現負增長,而且這并非是一個危言聳聽的說法。
本文來源:新浪醫藥新聞
本文地址://www.kcice.cn/stat/7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