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在全新語境下如期而至,直面因政策變化而引發的市場變化,醫藥電商行業究竟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呢?
互聯網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被全面叫停,毫無疑問,這是今年以來醫藥電商領域遭遇的最大變數。不可扭逆。
榜單之內
這是分別截至11月11日24時(上)和12時(下)的“天貓”成績單,對于這兩份“天貓”成績單,行業人士自然不會陌生。不過對比往年,在統計口徑上有了些微的變化:一是不包含藥品(OTC)類目;二是不包含隱形眼鏡類目。
透過榜單,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今年雙11的顯性變化。當然,在行業人士眼中,這些變化早在意料之中。
第一,在Top30商家中,工業企業旗艦店占據了大半壁江山;而在Top10商家中這一情勢表現更加明顯。
其實,早在雙11前阿里健康相繼發布“滋補中國計劃”和“智能關愛計劃”,筆者便隱隱覺得今年雙11風向將大變,一方面為“禁賽”的OTC類目提供代償,一方面為自身“全面自營”積蓄勢能,果然,一切成行。從入圍的商家類型不難判斷,支撐今年阿里健康雙11業績的支點依舊未變——醫療器械和計生用品,哦,自然還有傳統優勢類目隱形眼鏡。
第二,對比兩份榜單,可以發現榜單名次變化少了點令人“心跳”的感覺,相對比較穩定。這或許與阿里健康的游戲規則變化和企業的戰略戰術設計相關,畢竟,今年有大量商家提前發聲“不再購買名次”。
第三,2016-2021年中國醫藥電子商務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咨詢報告對比2015年數據,除百秀大藥房旗艦店、康愛多大藥房旗艦店外,其他“傳統意義上的”醫藥電商們在天貓醫藥館的排位普遍滑跌。
來看幾家企業的數據:
(1)健客網。天貓醫藥館最終排名第28位,但官網銷售突破2000萬元,并首次超過天貓旗艦店業績,由是可以看出其戰略重心的轉移。
(2)好藥師。官方發布數據為全網銷售2300萬元,其中海外購銷售約200萬元。好藥師網上藥店的渠道分布情況并未對外公布,但是依照日常表現來看,官網和京東自然占據較大權重。
(3)百洋商城。除外約150萬元海外購交易額,全網銷售為2080萬元。百洋商城同樣表現出“官網》平臺”的格局。
(4)德開大藥房。全網銷售額超過1101萬,涵蓋德開大藥房旗艦店、康復之家器械旗艦店、海爾醫療器械等九個平臺類店鋪與官網。德開大藥房沿續了去年的戰略——不重排名。
(5)可得網。總計銷售額約為8600萬元,其中百秀大藥房天貓旗艦店銷售額4557萬元,可得網官網銷售額達到2460萬元,鏡拓官方旗艦店為1610萬元。可得網官網與平臺全面開花,其中官網占比較去年再進一步。
從上述幾家企業的表現來看,天貓醫藥館銷售數據的下行變化其實有著頗多“主動”因素,戰略權重的重新劃定成為業績的導航。
第四,今年雙11“不出意外”地出現了“黑馬”,即阿里健康大藥房。
早有論斷稱“阿里健康大藥房是今年雙11最大的變量”,種種數據已然證明了推斷的正確性。阿里健康大藥房的自營屬性是其備受關注的緣由,業內人士稱,阿里健康大藥房的表現將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行業的走向。
榜單之外
雙11升級為“全球購物節”,意即不再獨屬于阿里巴巴。今年,京東高調參戰,而承載京東醫藥健康板塊的“京東大藥房”也首度亮相。
雙11前,京東大藥房或有意或無意地流露出“日沖10萬單,銷售4億元”的“小目標”;雙11后,京東大藥房相關負責人表示,具體銷售數據將延遲發布,但“總體明顯好于預期”。
據接近人士透露,京東大藥房的雙11銷售額約為5億元。
阿里健康大藥房與京東大藥房在今年雙11進行了一場正面交鋒,我們仍無法就數據評判孰優孰劣,但是二者均充分完成了“背靠大樹”的優勢轉化,或許行業格局將就此被重新譜寫。
京東與阿里在醫藥板塊其實有著太多的“雷同”,除了“平臺+自營”的基礎結構外,還有“和諧”行業的O2O。
阿里健康13日中午公布,截至中午12點36分,醫藥O2O訂單量已經破2萬單,阿里健康醫藥O2O訂單量TOP3依次是:武漢馬應龍大藥房、溫州一正藥房、天濟大藥房。而筆者詢問京東“健康到家”的戰績,得到的回復是“還不錯”,也許是一份同樣喜人的成績單!
本文來源:健康界
本文地址://www.kcice.cn/stat/7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