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大宗商品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于削價競銷。
2)大宗商品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大宗商品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大宗商品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大宗商品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大宗商品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大宗商品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大宗商品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于大宗商品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并掌握自身在大宗商品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中金研報稱,在可見的未來,我們認為大宗商品市場的主題仍然是下游新舊需求動能的轉換,與上游產能投資和價格脫節之間的潛在矛盾。盡管從基本面上我們判斷2024年全球大宗商品可能已完成了從多數過剩到多數短缺的格局過渡,但綠色+新興經濟體需求的增量仍在量變進行時,尚未到質變拐點,傳統存量需求仍然面臨著全球經濟潛在降速的拖拽。從平衡表短缺走向現實仍有賴于需求增長預期的兌現,而新舊動能的接力如果掉棒,提前定價短缺下的過度投機也將面臨調整的風險。總而言之,我們認為超級周期的啟動可能仍欠火候,供需新范式下,大宗商品市場定價可能仍將聚焦供需條件的分化。
中金研報稱,商品走勢受經濟周期影響超過“超級周期”,全球經濟增長與需求轉弱,庫存并不緊張,特朗普主張增加油氣供給、反對綠色轉型,考慮到當前特朗普支持率與哈里斯十分接近,如果9月特朗普支持率進一步上升,大選交易卷土重來,可能對商品形成利空,綜合考慮風險與收益,我們暫時仍維持低配銅、油等商品。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公布8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從指數運行情況看,受全球高溫多雨天氣、部分行業生產淡季,以及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振蕩等因素影響,大宗市場季節性階段性波動特征明顯。8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為110.3點,環比回落3.6%。其中化工、有色價格指數回吐部分年內漲幅,礦產和農產品價格指數低位震蕩,黑色和能源價格指數則繼續下行。
據海關總署,上半年,我國進口鐵礦砂6.11億噸,增加6.2%,進口均價(下同)每噸841.8元,上漲7%;原油2.75億噸,減少2.3%,每噸4316.3元,上漲7.9%;煤2.5億噸,增加12.5%,每噸716.3元,下跌17%;天然氣6465.2萬噸,增加14.3%,每噸3488.5元,下跌10.5%;大豆4848.1萬噸,減少2.2%,每噸3691.4元,下跌15.8%;成品油2507.6萬噸,增加9.9%,每噸4330.6元,上漲7.9%。此外,進口初級形狀的塑料1420.2萬噸,增加0.1%,每噸1.08萬元,下跌1%;未鍛軋銅及銅材276.3萬噸,增加6.8%,每噸6.59萬元,上漲8.6%。同期,進口機電產品3.25萬億元,增長10.1%。其中,集成電路2588.9億個,增加14.1%,價值1.27萬億元,增長14.4%;汽車33.2萬輛,減少4.1%,價值1323.5億元,下降11.8%。
“展望2024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場有望出現結構性上漲行情。其中,新舊動能轉換之下,下半年更看好需求增加而供給受到約束品種的投資機會,如銅、鋁、白銀、錫等。”7月4日,中信期貨研究所副所長曾寧如是說。曾寧指出,伴隨新經濟中的行業快速發展,如AI投入爆發式增長,半導體行業周期復蘇,以及傳統需求中的全球電網面臨升級等,將帶動銅、鋁、錫、白銀等金屬的需求。(澎湃新聞)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6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從指數運行情況看,6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環比小幅回落,但仍處在年內高位,表明隨國家系列宏觀政策持續靠前發力,大宗商品市場景氣水平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基本穩定,總體保持擴張,但增速有所放緩。6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為116.8點,環比小幅回落1.7%。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5日)公布了5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從指數運行情況看,已連續三個月環比上漲,并且環比上漲的行業從4月份的21個擴張至30個,表明宏觀經濟調控政策作用顯現,企業生產持續恢復,行業景氣度回升,經濟穩中向好態勢進一步穩固。5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為118.9點,環比上升3%。分行業看,有色、黑色、化工和能源價格指數環比上漲。尤其是有色價格指數連續三個月上漲,創近24個月新高。化工價格指數則連續五個月上漲,創年內新高。(央視新聞)
匯豐銀行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全球商品首席經濟學家PaulBloxham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似乎已經度過了本輪周期的低谷。Bloxham表示,隨著工業指標轉為更加積極,需求似乎正在上升,而供應卻受到擠壓。匯豐銀行模型“顯示,我們從‘弱牛市’轉向‘超級牛市’階段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大宗供應鏈行業景氣度與下游需求掛鉤,龍頭企業業績回復或意味著行業需求回暖,看好行業后續進一步改善。由于大宗品下游有效需求不足,大宗供應鏈行業2023年景氣度一般,行業主要公司業績整體均出現較大程度的下滑。而2024年一季度行業公司景氣度環比已有所好轉,或預示經營拐點來臨。建議關注:廈門象嶼、蘇美達、建發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