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養老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于削價競銷。
2)養老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養老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養老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養老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養老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養老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養老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于養老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并掌握自身在養老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8月17日,博時基金旗下3只養老FOF同日發布了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并且暫停申購、定期定額投資業務,這三只產品分別是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40五年持有期混合基金(FOF)、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混合基金(FOF)、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50五年持有期混合基金(FOF)。有公募人士對記者指出,個人養老金遇冷與產品整體回報不佳、產品持有期限較長有較大關聯,同時與全民養老意識依然較為淡薄、繳費人數占比較低等因素也有一定關系。另外,近幾年來市場反復震蕩,權益市場波動較大,受市場行情影響,養老FOF收益不及預期,規模縮水。(每經)
“2024陸家嘴論壇”于6月19日-20日召開。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副董事長、總裁蔡希良出席并參與“銀發經濟與養老金融”的討論。蔡希良建議,在政策方面,研究取消企業參加第二、第三支柱必須先參加第一支柱的要求,“再比如企業年金職工參保率必須達到70%,這就是隱性門檻”。他認為,需要破除這些隱性門檻,從而給廣大中小微企業、社會公眾更多自由選擇權。“再比如稅收方面,研究適度提升個人養老金的稅優額度,現在一年是1.2萬元。同時優化個人養老金領取時無差別增收3%的個稅,對于中低收入人群、靈活就業人群等全程免稅,從而增強第三支柱對廣大免個稅群體的吸引力等等”,他認為,通過這些政策優化,切實提升第二、第三支柱參與積極性,可以為有效增加養老金儲備創造更好的條件。
宏利金融日前發布的2024年宏利亞洲關懷調查(下稱“調查”)顯示,在已婚人群中,“養兒防老”這一傳統觀念已經不再受到廣泛認可。在已婚有孩人群及有生育計劃的人群中,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并不指望在年老之后獲得孩子經濟上的支持,養老規劃也將成為這一部分人群的“必選項”。此外,近四成(39%)的已婚無孩受訪者并未確定生育計劃,他們同樣可能需要提前為養老進行規劃。兩相結合之下,預計未來中國內地已婚人群對養老規劃的需求將會加速增長。調查顯示,隨著“養兒防老”的觀念退潮,六成(62%)已婚有孩受訪者表示,出于對家庭的財務支持,他們可能考慮延遲退休,更有高達75%的已婚無孩受訪者做出了相同選擇。中國內地已婚人群對于家庭財務狀況的重視度為該群體對養老相關產品及服務的巨大需求埋下了一定的伏筆。(澎湃新聞記者 胡志挺)
國家衛生健康委5月16日公布,截至2023年底,全國具備醫療衛生機構資質并進行養老機構備案的醫養結合機構7800多家,床位總數達200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