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移動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于削價競銷。
2)移動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移動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移動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移動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移動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移動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移動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于移動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并掌握自身在移動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移動支付概念震蕩走低,華銘智能跌超15%,創識科技跌超10%,飛天誠信、數字認證、中科江南等跟跌。
移動支付概念延續強勢,翠微股份、恒寶股份2連板,飛天誠信漲超15%,創識科技、御銀股份、仁東控股等跟漲。
富瑞發布研究報告稱,維持中國移動(00941)“買入”評級,目標價由101.69港元降至101.39港元。公司派中期息每股2.6元,同比升7%,即等于股息率63.3%,去年同期為62.5%。管理層承諾全年派息率將會高過去年的71%,該行料今年派息率可達72%,而去年公司同樣表示會在三年內致力達到派息率75%。該行表示,公司次季盈利勝預期,認為公司次季收入增長放緩,但被經營開支控制及非經營項目所抵銷有余,屬意料之內。該行指,公司上半年的資本支出為640億元人民幣,同比降21%,不過管理層仍維持全年資本支出預算1,730億元人民幣,及資本支出占收入少于20%的比例,該行相信如下半年需求及收入差過預期,資本支出亦會低于預算。
高位紅利股持續下挫,中國移動跌超5%,長江電力跌超3%,華能水電跌超2%,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紛紛下跌。
紅利股盤初下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跌超3%,長江電力跌超2%,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跌超1%。
移動支付概念股盤初拉升,優博訊20cm漲停,正元智慧漲超10%,兆日科技、仁東控股、飛天誠信等跟漲。
2024 MWC上海今日開幕,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發表演講。 汪濤表示,移動AI時代將帶來三方面變革。第一,人機交互的變革,交互方式將從圖形交互轉變為全模態交互,支持自然語言、手勢、情感等多種交互方式,能提供全天候體驗。第二,內容生產的變革,人們獲取信息將從檢索內容走向AI生成式內容,信息的生產是從預制轉變為定制,提供全面個性化的實時服務。第三,移動終端本身的變革,移動終端將從智能手機走向更多的形態,比如說AI助理終端和更多各種類型的具身智能,來提供全場景的智能入口。汪濤提到,預計到2030年,AI助理終端將達到50億。相比人類,每個AI助理將產生10倍以上的流量,通過端云的協同來支持7×24小時的環境感知、學習進化和智能交互服務。對于行業來說,每一個智慧工廠都將配備多個AI大腦來驅動AI機器人員工深入到生產環節。AI員工將具備自主學習和精準響應的能力,使能生產、維護、質檢、物流等全場景的提質增效。預計到2030年AI機器人將進入發達國家的80%以上的工廠,滲透全球1/3以上的工作崗位,與人類共同生產工作。(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