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行業趨勢研究報告是通過對影響貿易行業市場運行的諸多因素所進行的調查分析,掌握貿易行業市場運行規律,從而對貿易行業的未來的發展趨勢特點、市場容量、競爭趨勢、細分下游市場需求趨勢等進行預測。
貿易行業趨勢研究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貿易行業發展趨勢特點分析。通過對貿易行業發展影響因素分析,總結出未來貿易行業總體運行趨勢特點;
2)預測貿易行業生產發展及其變化趨勢。對生產發展及其變化趨勢的預測,這是對市場中商品供給量及其變化趨勢的預測;
3)預測貿易行業市場容量及變化。綜合分析預測期內貿易行業生產技術、產品結構的調整,預測貿易行業的需求結構、數量及其變化趨勢。4)預測貿易行業市場價格的變化。企業生產中投入品的價格和產品的銷售價格直接關系到企業盈利水平。在商品價格的預測中,要充分研究勞動生產率、生產成本、利潤的變化,市場供求關系的發展趨勢,貨幣價值和貨幣流通量變化以及國家經濟政策對商品價格的影響。
貿易行業趨勢研究報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國家發改委、國家商務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行業協會、國內外相關刊物雜志等的基礎信息,結合貿易行業歷年供需關系變化規律,對貿易行業內的企業群體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研究,對貿易行業環境、貿易市場供需、貿易行業經濟運行、貿易市場格局、貿易生產企業等的詳盡分析。在對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對貿易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和市場前景進行科學、嚴謹的分析與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主任克里希納·斯里尼瓦桑當地時間24日表示,貿易割裂影響全球經濟增長,而亞洲國家與全球供應鏈緊密結合,其損失將比其他國家更大。對于中國經濟,斯里尼瓦桑表示,中國政府近期推出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包括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措施,對于經濟增長是利好消息,效果將在2025年顯現出來。(中新社)
在今天(10月17日)舉行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介紹,今年1到9月份,中越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17.6%何亞東說,中國是越南第一大貿易伙伴,越南是中國在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越雙邊貿易額連續三年突破2000億美元。今年的1至9月份達到了1903.8億美元,同比增長17.6%。1到8月,中國企業對越南直接投資19.7億美元,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央視新聞)
日本財務省17日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由于出口減少和進口增加,日本9月出現貿易逆差2943億日元(1美元約合144.27日元),連續3個月出現逆差。數據顯示,9月日本出口額為9.04萬億日元,同比下降1.7%。其中,汽車、礦物性燃料、建設用及礦山用機械出口額同比分別下降9.2%、49.8%和33.3%,而半導體等制造設備出口額同比增加26.3%。
今天(10月15日),商務部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與北歐國家經貿合作成果。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與北歐五國貿易額達354.4億美元,同比增長5.7%,雙方貿易往來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升。今年以來,我國與北歐國家貿易往來保持高質量發展,與瑞典丹麥的貿易額均超過100億美元。商務部表示,從現有趨勢看,今年中國與北歐五國的貿易額有望突破500億美元,同時北歐國家對華的投資合作也在持續深化。(央視新聞)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在今日發布會上表示,關于順差,中國從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近期貨物貿易順差擴大的背后,既有我國產業競爭力提升、出口韌性較強的因素,也受到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拉低了進口值這些因素的影響。關于貿易順差問題,我們的看法是這樣的:首先,評價貿易順差不能只看絕對規模,更要看相對比重,看這個順差占GDP的比重。從縱向上看,我們現在的這個比重應該是低于我國的歷史高點。從橫向上看,也低于全球一些主要經濟體。其次,看一個國家貿易平不平衡,既要看貨物貿易,也要看服務貿易;既要看貿易統計,也要看國際收支統計;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的國際收支數據,當前我們的經常賬戶順差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1.1%,繼續處于合理均勻區間。(中國網)
由中國科協、海南省人民政府和科學技術部共同主辦的2024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 2024)于9月27日在海南海口開幕。寶馬集團董事高樂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來自全球貿易的挑戰。坦白說,寶馬支持自由貿易,寶馬堅持在中國、為中國、為歐洲、為全球。寶馬希望繼續保持自由貿易的開放,愿意使用自己的影響力保持自由貿易的開放。“寶馬歡迎中國車企來歐洲發展,中國在20多年前也是非常歡迎我們寶馬的。”(上證報)
近期,全球航運價格持續下行,歐洲等地區航線降幅尤為突出。同時,歐美貨幣政策轉變以及出口訂單減少對全球貿易的影響也備受關注。在經濟衰退陰影籠罩下,歐美市場需求放緩對貿易復蘇的拖累正逐漸顯現。下半年以來,國際航運價格逐步走弱,最近幾周更是連續下滑。德魯里(Drewry)世界集裝箱指數(WCI)顯示,截至9月12日的一周內,WCI下降13%至4168美元/FEU(40英尺集裝箱)。9月13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數據顯示,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大幅下跌215.63點至2510.95點,已連續四周下行。從歷史經驗看,歐美等發達經濟體需求減少會導致依賴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出口額下降,進而影響全球貿易整體表現。同時,歐美經濟放緩甚至衰退還可能引發全球供應鏈中斷或調整。一些發展中經濟體也正因本國貨幣政策與歐美貨幣政策存在差異而面臨風險。因此,歐美需求放緩疊加貨幣政策轉變等因素,不僅會影響全球貿易增長,其對全球經濟復蘇可能帶來的沖擊也應保持密切關注。
海關總署數據,前8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8.46萬億元,增長4.6%,占我外貿總值的64.6%。其中,出口10.82萬億元,增長8%;進口7.64萬億元,增長0.1%。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5.04萬億元,增長4.1%,占17.6%。其中,出口3.17萬億元,增長1.1%;進口1.87萬億元,增長9.9%。此外,我國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4.03萬億元,增長16.2%。其中,出口1.55萬億元,增長13.3%;進口2.48萬億元,增長18.1%。
近年來,中國與非洲持續深化貿易合作,進出口規模快速提升。海關總署今天(3日)對外發布,2000至2023年,中非貿易規模由不足1000億元增長至1.98萬億元,年均增長17.2%,高于同期中國整體貨物貿易年均增速4.6個百分點。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非洲進出口1.19萬億元,增長5.5%,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央視新聞)
前7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6.08萬億元,增長4.9%,占我外貿總值的64.7%。其中,出口9.4萬億元,增長8%;進口6.68萬億元,增長0.9%。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4.33萬億元,增長3.2%,占17.4%。其中,出口2.73萬億元,下降0.2%;進口1.6萬億元,增長9.7%。此外,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3.5萬億元,增長16.9%。其中,出口1.34萬億元,增長13.2%;進口2.16萬億元,增長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