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行業,經過調整優化結構,在全國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專業化分工明確、特色突出、對拉動當地經濟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皮革生產特色區域和專業市場。它們的形成,奠定了中國皮革行業發展的基礎。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中國皮革業能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也由此證明了中國皮革業生命力的旺盛與強大。以下是宇博智業小編整理的2016年中國皮革行業現狀和趨勢分析。
縱觀2011年至2015年,中輕皮革景氣指數年度曲線逐年下移,根據宇博智業《2016-2021年中國皮革、毛皮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顯示,2015年首次進入漸冷區間,月度均值為89.36。2015年中輕皮革細分指數中,只有出口指數處于穩定區間,月度均值為98.23;銷售收入與利潤總額則在漸冷區間波動,月度均值分別為89.54和82.31。此外,銷售收入、盈利總體增長平穩,增速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皮革出口一路走低的趨勢在進入2015年的下半年后愈發明顯。2015年中國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行業出口861.3億美元,同比下降3.1%。其中,出口額占比59.4%的制鞋業,同比下降5.1%。此外,占行業出口總額80%的廣東、浙江、福建、江蘇和山東出口前5省份,平均增速由上年的4.9%回落到下降0.8%。
從2016年初中國皮革行業的經濟運行來看,數據也不容樂觀。2016年1-2月行業出口122.9億美元,同比下降21.1%。據分析,除了行業創新能力不足,在全球產業鏈中處于中低端自身原因外,中國皮革行業還面臨著市場需求增長乏力、中國國內低成本競爭優勢減弱、要素驅動模式難以為繼、產業向東南亞和非洲轉移等發展限制。
盡管如此,中國經濟運行平穩增長的基本面并沒有改變。中國有極具潛力的巨大內銷市場、完整的產業鏈條、高效的產業集群、高素質產業隊伍,這些都為中國皮革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基礎支撐。
1、向生態皮革方向發展。
生態皮革的概念包含了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生態皮革在生產制造過程中不給環境帶來污染;
第二,將其加工成革制品的過程中無害;
第三,使用過程中對人體無害,對環境不產生污染;
第四,可以被生物降解,且降解產物不會對環境產生新的污染。
在生產過程中,皮革產業將更加注重清潔化生產技術的應用,這就要求要開發綠色化學品和無污染工藝,并注重工藝內的再用與循環。
2、特殊效應革和特種皮革不斷被應用。
目前,市場上已有的特殊效應革主要有有皺紋(龜裂)革、摔紋革、擦色效應革、消光革、珠光革、熒光效應革、珠光擦色效應革、仿舊效應革、水晶革(仿打光)、磨砂效應革、蜥蜴革、變色革、絨面革等等。紡織工業及其他行業中的技術如抓花、扎花、蠟染、扎染、鏤空、電子雕花等移植到皮革行業中生產特殊效應革也已成為了一種趨勢。當然特殊效應革不僅僅局限于外觀的表面效應,更為重要的是開發功能性皮革,如防水革、防油革、防污革、阻燃革、水洗革、芳香性皮革等。目前市場上主要的特種皮革主要有魚皮革、蛇皮革和鴕鳥皮革,這些需要頂尖和高檔的原料。
3、高新技術越來越多應用到皮革行業領域。
高新技術運用到制革工藝中,超聲波技術、電子技術、微波和高壓技術都應用到了皮革領域,未來的納米技術也會運用到皮革,對皮革的設計和制造影響也是很大的。例如聲波技術可以使皮革更加的均勻一致,而且可以使酶具有可轉移性,也可以使皮革的廢物有所降低。超波技術會更加容易的滲透到皮革中,四川大學在這方面也進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納米技術在皮革的應用,也會逐漸的展開,這方面四川大學和陜西大學已經進行了探討,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例如開發了納米鞣劑,可以解決材料污染的問題。納米涂劑可以抗菌污染等特性。
當前我國皮革行業在發展越來越快的同時,也面臨者創新能力不足、市場需求增長乏力、競爭優勢減弱、要素驅動模式難以為繼等發展限制。報告預計未來在解決這些限制的同時,皮革行業將會向著生態皮革、特殊效應和特種皮革以及高新技術的應用方面發展。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freereport/75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