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廣告支出增長8%左右,移動廣告行業漸趨穩定,但影響是持續性的。大量彈窗廣告擾亂了互聯網市場秩序,嚴重侵犯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隨著互聯網發展,網絡上出現了大量彈窗廣告在消費者上網時頻頻跳出、難以關閉,成了網絡“牛皮癬”,不僅擾亂了互聯網市場秩序,還存在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情形。
惡意彈窗廣告不僅造成用戶體驗差,也會因虛假內容的誤導損害消費者權益,特別是基于用戶數據和上網痕跡開啟的廣告精準投放,容易增加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鑒于惡意彈窗廣告的危害性,工信部近年來多次對其進行集中整治,僅2021年就下架了514款拒不整改的App。同時,依法治理也按下了“快進鍵”,新修訂的《廣告法》和《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都對彈窗廣告進行了嚴格規范,針對惡意彈窗廣告的治理初見成效。
然而,惡意彈窗廣告如同“牛皮癬”一樣,依舊沒能徹底根絕。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監管相對落后于技術產業發展。當前,經營彈窗廣告的App數量龐大且版本迭代頻繁,技術隱蔽性強,信息量大且無處不在,而監管尚停留在人工手段層面,無法對海量的內容進行有效監管。二是違法成本低的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根據《廣告法》第62條第二款規定,利用互聯網發布廣告,未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的,可對廣告主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相較于廣告主的非法獲利,如此低額的罰款難以起到應有的震懾作用。
治理惡意彈窗廣告,需要破立并舉、標本兼治,既切除病灶,也鏟除病根。一方面,針對監管跟不上技術產業發展要求的實際情況,相關部門要善用互聯網本身的技術力量,與時俱進地建立起集自動監測、自動分析、自動取證等技術于一體的互聯網彈窗信息智能監測平臺,不斷提高治理惡意彈窗廣告的監管效能。
另一方面,要大幅提高違法成本。惡意彈窗廣告單次違法的社會危害性小,而監管成本相對較高,違法性價比客觀存在。相關部門要通過修法、制定條例或出臺司法解釋等方式,進一步提高違法成本,讓違法推送惡意彈窗廣告的相關利益主體面對得不償失的沉重代價,自覺把維護消費者權益的責任扛在肩上。
此外,構建消費者參與的合力共治大格局也不可或缺。消費者是互聯網的直接接觸者,監管部門應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暢通便捷的投訴舉報渠道,方便消費者反映問題,參與監管治理,讓惡意彈窗廣告在多方合力共治下無處遁形。
2022年3月2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了《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對彈窗推送廣告信息的監管,分別從內容的合規審查、顯著標明“廣告”對用戶的明示、彈窗廣告的一鍵關閉、推送服務提供者對信息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舉報投訴的便捷方式等多個方面,為監管彈窗廣告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標準和依據,相關部門應盡快將《征求意見稿》予以完善后頒布實施,讓其早日發揮標本兼治鏟除惡意彈窗廣告“牛皮癬”的作用。
彈窗廣告市場占比企業廣告市場總收入約80%以上,當下,超多用戶對彈窗廣告煩惱不已,2022年在利益的直接驅動下,彈窗廣告的產業鏈仍在不斷蔓延。圍繞彈窗廣告的治理從未缺席,乃至成了互聯網的一種常態。
以上就是廣告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110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