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上有各種品牌的調和油,不過很大一部分人都沒有真正的了解過調和油。理論來講調和油相較于其他的食用油而言,調和油對于人體而言是最健康、營養的。然而食用調和油卻缺乏明確的國家標準,導致很多商家利用標準上的漏洞來欺騙消費者。
調和油市場亂象多,琳瑯滿目的調和油產品價格各不相同,差別明顯。甚至有些品種的調和油二者價格相差一倍多。
近幾年,調和油“潛規則”開始在市場上接連碰壁。從2012年開始,長壽花、多力等7家知名品牌調和油因突出宣傳“橄欖油”、“花生油”卻未能在標簽上明示添加比例,接連被地方食藥監、工商等部門處罰,并被消費者訴至法院。截至2016年,全國已經出現8起類似訴訟案例,均以生產、銷售企業敗訴告終。
壓力之下,繼中儲糧、魯花兩家巨頭相繼宣布公開配比后,多數調和油品牌開始主動亮出配方。在新京報記者隨機抽選的15種品牌調和油中,有9家企業在醒目位置標出了添加的油分占比,但仍有6家企業未明確添加量或僅以營養成分代替。
福臨門、多力、金燦燦、承康、道道全、融氏等6家品牌調和油均未明確標出具體添加油類的比例。
“加一滴橄欖油,就敢稱橄欖調和油。”這是過去業內對調和油市場亂象的典型概括。由于國家標準一直處于空白狀態,各大企業遲遲不公布具體添加油類的比例,導致調和油以次充好、混淆概念的情況層出不窮。
12年間標準的空白缺失,也使得調和油市場混亂。
新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恒大糧油集團曾就植物調和油是否要標志配料成分專門咨詢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16年9月25日,協會下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回復稱,目前行業相關標準并不強制要求標示食用調和油中原料油的含量。
復函中舉例稱,如雙低菜籽油、橄欖油作為普通的食物植物油,不屬于GB7118國家標準中規定的“有價值、有特性”的配料,因此不標志橄欖油在產品中的含量及成分是符合行業實際情況的。
該復函的說法甚至被部分企業當作不標志成分的依據。今年9月,樂購超市因出售的多力橄欖葵花籽油未標明橄欖油含量,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賠償消費者7.68萬元。樂購超市出示了《咨詢函》復印件作為證據,稱“不標志食用植物調和油中原料油的含量,是行業的通行做法”,知名品牌均屬于此種情形。
不過,該案法院審理認為,具備食品安全解釋權的只能是衛計委,全國糧油標準化委員會的解釋屬于民間解釋,且該內容與食品安全標準相抵觸,不應適用。
同時,對于橄欖油究竟是普通油類還是“有價值、有特性”的配料,法院在審理過程中也給予了說明。其認為,“有價值、有特性的配料”指的是市場價格、營養成分往往高于其他原料的特殊配料,而橄欖油市場價格、營養作用均高于一般的大豆油、菜籽油等,因此食用調和油中添加橄欖油可以認定其屬于這一范疇。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食用調和油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對于調和油的針對性國家標準仍處于空白狀態,而成分是否明示連糧油企業自身都存在疑問,這也導致了市場上存在種種亂象。
新京報記者查詢資料發現,2004年底,國家糧食局標準質量中心牽頭組織超過24家油脂企業與學界、官方代表研討確定《食用調和油》標準制定方案,但此后該標準一直未能與公眾見面。
最后一次與調和油有關的國標修訂,是2013年底國家衛計委頒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植物油》(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出調和油產品的標簽應當注明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截至目前,這兩項國家標準均未正式出臺。
“現有檢測技術尚無法做到對混合油脂的反向定量分析,因此標準一直難以落地。”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對于調和油的檢測方法與標準尚不完善,因此即使要求企業明確標注配比的調和油國家標準落地,也無法對其產品包裝上宣稱的比例真實性進行判定,這意味著很難對生產企業進行有效監管。
長沙理工大學食用油脂研究專家吳蘇喜曾表示,油脂的本質為甘油三酸酯,結構相同、性質相近,在混合后檢測難度極大。目前檢測技術只能利用優質特征成分的定性反應,作出調和油配料品種的定性報告,而無法對配料比例進行定量分析。
標準空白也使調和油市場存在許多“貓膩”。此前中儲糧在公布旗下調和油配方之際,曾高調炮轟行業成分不透明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亂象。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慶榮表示,生產企業為了牟取利潤,只放很少比例的高營養價值、高價格油品,卻用此來為調和油命名。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2015年上海佳格食品旗下多力調和油糾紛案中,經查其企業標準為葵花籽油≥50%,且在主管部門備案產品名稱為“多力葵花橄欖油”。但在實際銷售環節,卻搖身一變成為了“橄欖葵花籽油”,且在庭審中始終未出具其產品中的橄欖油含量。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認為,目前調和油的概念仍不清晰,多數廠商以“橄欖調和油”的名義進行高價銷售,給消費者帶來了誤導。因此,各級政府主管部門要在現有國標基礎上,加強執法監督力度。
專家提醒,消費者在購買調和油時可以參看標簽側面的配料表。一般來說,按照從前往后的排列順序,其添加的原料油成分含量逐次遞減。按照國家標準,其標志成分最低含量不得低于5%。
作為消費者最希望的就是價格實惠的調和油也能吃的放心,希望相關標準能夠早日出臺,彌補市場監管漏洞。
本文來源:新京報
本文地址:http://www.kcice.cn/info/9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