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是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戰略選擇。畜牧業率先實現發展方式轉型,既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也是畜牧業發展現狀的客觀要求。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業,可充分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和每年4000萬噸左右的農作物副產品,生產出數百萬噸的有機肥,形成農牧結合、綜合利用、循環發展、高產優質的大農業生態系統。
要實現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必須以生態養殖為突破口,全面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廣西畜牧業產生排泄物數億噸,折合全磷全氮數百萬噸,轉移到土地可以更好地服務種植業。同時,廣西光熱資源豐富,在飼草作物生長、微生物利用等方面優勢凸顯。因此,發展生態養殖,做到農牧結合,循環發展,對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希望國家給予大力支持。
據生態養殖行業分析及現狀研究報告分析,相對于集約化、工廠化養殖方式來說,生態養殖是讓畜禽在自然生態環境中按照自身原有的生長發育規律自然地生長,而不是人為地制造生長環境和用促生長劑讓其違反自身原有的生長發育規律快速生長。如農村一家一戶少量飼養的不喂全價配合飼料的散養畜禽,即為生態養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用集約化、工廠化養殖方式生產出來的產品,品質、口感均較差的畜禽產品已不能滿足廣大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而農村一家一戶少量飼養的不喂全價配合飼料的散養生態畜禽因其產量低、數量少也滿足不了消費者的對生態畜禽產品的消費需求,因而現代生態養殖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