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做強農業,必須盡快從主要追求產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據生態養殖行業分析及產業研究報告分析,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發展的根本方向,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是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戰略選擇。農業發展方式如何轉變?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危朝安建議,以生態養殖為抓手,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自2013年開始,廣西規劃用8年時間在全區開展“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重大活動,經過兩年的“清潔鄉村”活動,今年轉入“生態鄉村”建設階段。廣西把生態養殖作為生態鄉村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各地在實踐中探索出“大型沼氣工程達標排放”等五種清潔養殖模式并逐步推廣。同時,按照農牧結合的發展思路,探索破解蔗糖產業困境的途徑,在“一蔗兩用(糖用和飼用)”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突破。“清潔養殖”、“生態養殖”在廣西農村相繼興起。
在實踐中,要實現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必須以生態養殖為突破口,全面發展生態循環農業。要把鄉村建設與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緊密結合,把生態養殖作為重要抓手來推動養殖業現代化。通過生態養殖,實現生產過程的生態安全、環境的生態安全、產品的生態安全;通過農牧結合、綜合利用,實現循環發展;通過發展生態養殖,化解畜牧業存在的畜產品消費動力不足、環保壓力越來越大、國內外畜產品價格倒掛、重大動物疫病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四個方面的挑戰。
廣西畜牧業有較大的基數,可消耗大量的有機物質,產生排泄物數億噸,折合全磷全氮數百萬噸,轉移到土地可以更好地服務種植業。同時,廣西光熱資源豐富,在飼草作物生長、微生物利用等方面優勢凸顯,具有發展生態養殖的良好條件。因此,發展生態養殖,做到農牧結合,綜合利用,循環發展,對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國家給予大力支持。
危朝安建議,一是大力支持廣西發展生態養殖和循環農業;二是加大對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強廣西生態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加大對畜牧業獎補政策的支持力度;四是支持廣西牧草飼料作物基地建設,逐步形成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的“三元” 種植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