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溪鎮位于涪陵區東北部,比鄰豐都、長壽、墊江三縣,素有涪陵“魚米之鄉”的美稱。在珍溪鎮水產養殖專業技術協會成立前,雖然當地水產養殖戶眾多,但多以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為主,且大多都是以養殖“四大家魚”為主的養殖模式,每畝水面的含金量很低,也在一定上程度影響了現代水產業的發展。如今,在協會的帶動下,養殖戶逐步更新觀念,運用科學技術,使用新的養殖方式,協會會員輻射到周邊11個鄉鎮,發展會員126名,帶動農戶379戶,養殖面積 2170畝,會員平均人純收入達11897元,高于全區農民平均收入(8998元)的 30%以上,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協會自成立以來,堅持科學規范管理、合理運作,以提高技術服務為宗旨,以提高會員經濟效益和保護生態環境為目的,大力宣傳、推廣、普及淡水魚的生態養殖技術,在帶領廣大會員,依靠科技致富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良種良法加示范,科普之花遍地開。協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進培育適銷對路的養殖新品種。協會首先對新品種進行試養了解其生物特性、掌握養殖技術,測算生產成本和利潤空間;在新品種試養成功后進行示范推廣,組織會員觀摩學習和技術培訓;等到會員養殖經驗和技術全面成熟時,再進行大面積養殖,以保證會員經濟利益。
形式多樣抓科普,提升素質顯成效。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協會以技術培訓為抓手,努力提高會員的科學知識、技術水平和實踐經驗。協會擁有現代化網絡培訓室,常年以多種形式開展科普宣傳。一是每年邀請西南大學的水產專家,以舉辦培訓班和講座等形式向會員傳授新技術、新信息和使用技能。3年來,累計舉辦培訓班16期,發放科普書籍1132冊,培訓會員821人次。二是邀請市、區水產站技術員進行現場指導,傳授養魚經驗、養殖技能,幫助會員解決疑難問題;同時還組織會員到區外養育基地參觀學習等。
創新模式謀發展,譜寫協會新篇章。協會以科普為依托,努力發展、推廣生態漁業和休閑漁業,以追求養殖品質為宗旨,走生態環保新型農業發展之路,從而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協會根據不同魚類的習性,推廣不同的養殖模式,如以草魚、武昌魚、長江胭脂魚等草食性魚類為主就推廣“種草養魚”模式;以甲魚、鯰魚、江團等肉食性魚類為主就推廣“以魚養魚”養殖模式,以提高魚類品質。科學合理搭配養殖品種,以提高養殖水體空間利用,發揮最大經濟效益。同時制定科學合理的放養規格,保證水體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協會會長姚仕林介紹說,以肴建養殖場為例,目前以低密度中華鱉養殖為主,混養一定數量的黃顙魚、武昌魚、鰱魚及鳙魚等魚類,利用不同的魚類對水體空間的不同需求,進行多品種、低密度的生態養殖,使之形成一種互利共生的生態體系。在整個飼養過程中,只投放新鮮的天然餌料(從長江捕撈的小魚小蝦),采用中草藥配方預防魚類疾病,并始終保持物種優勝劣汰,這樣養出來的魚、鱉無論營養、口感,還是體形、色澤都更接近于野生魚。
創建品牌見成效,開拓市場好前景。協會在區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致富方面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為提高會員養殖水平,促進農業產業化、品牌化發展,協會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生態養殖為抓手,積極打造了“碧溪”、“肴建”等水產品牌,穩步開拓涪陵區內中、高端水產品市場,同時成功開發重慶主城市場。目前協會高端水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前景一片大好。
據生態養殖行業分析及技術研究報告表示,目前協會水產品的市場前景很可觀,但也不能為了追求產量盲目發展。協會將認真落實區科協的科普規劃,進一步發揮“基層科普惠農興涪行動”的獨特示范作用,以科普為載體,以科技為動力,以農民增收致富為目的,以產品質量為核心,努力使會員的養殖技術水平,養殖規模和經濟效益再上一個新臺階,社會效益得到最大體現。協會未來兩年的發展規劃是:要求協會會員全面轉變生產模式,以立體、生態、環保的要求養殖水產品,全面提升水產品質量;進一步進行市場調查,調整中高端魚類的比例和品種,以提高單位面積經濟效益;推廣魚、鱉混養等立體養殖模式,作為養殖效益增長點;逐步發展完善休閑漁業,培育開拓新的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