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貨物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于削價競銷。
2)貨物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貨物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貨物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貨物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貨物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貨物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貨物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于貨物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并掌握自身在貨物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據深圳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貨物貿易進出口6.49萬億元,增長11.4%,占全國的比重達到了20.1%。其中,深圳前三季度“新三樣”出口為714.3億元,增長8.9%。“新三樣”是指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今年前三季度,深圳進出口3.37萬億元,同比增長20.9%,占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外貿總值的半壁江山,進出口規模居全國內地城市首位,對全國外貿增長的貢獻度達35.9%。其中,電動汽車出口228.6億元,增長67%。深圳目前已經完成從消費類電池產業到動力電池產業的轉型,實現從電池上游材料到產業鏈下游應用的全方位覆蓋。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此前公布的“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中,深圳市先進電池材料產業集群名列其中。(中新網)
8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37523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出口22008億元,增長8.4%;進口15515億元,同比持平。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6493億元。1-8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285838億元,增長6.0%。其中,出口164552億元,增長6.9%;進口121286億元,增長4.7%。1-8月份,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4.6%,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4.6%。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0.5%,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5.1%,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增長8.8%,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9.1%。(國家統計局)
今天(10日)從海關總署獲悉,今年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6%,我國外貿繼續保持增長。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6%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8.58萬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出口16.45萬億元,增長6.9%。進口12.13萬億元,增長4.7%。東盟繼續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3.48萬億元,增長7%。其中,對東盟進出口4.5萬億元,增長10%,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5.7%。東盟繼續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同期,對歐盟、美國、韓國等進出口分別增長1.1%、4.4%、8%。此外,對非洲、拉美進出口分別增長5%、10.9%。(央視新聞)
世界貿易組織4日發布報告說,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貨物貿易保持復蘇態勢。世貿組織發布的最新一期《貨物貿易晴雨表》顯示,全球貨物貿易景氣指數為103,高于基準點100,比今年3月發布的100.6略有上升。該指數表明,202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全球貨物貿易額保持正增長。報告認為,盡管晴雨表指數發出了積極信號,但由于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地區沖突持續、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變以及出口訂單減少,全球貿易前景仍然高度不確定。